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魏承班 魏承班〔五代〕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这安静的画堂里,房梁上燕子静静地栖息,高高的翠绿帘子被卷起,露出几扇并排的门窗。院子里满园春色却似乎惹人心烦,只见地面上散落着几片被春风吹落的红花瓣。
她忧愁地靠着绣有美丽图案的屏风,低垂着苍白的脸,泪珠滴滴落下,浸透了绣罗衣上的金线。好天凉月原是良辰美景,却为玉郎无信而伤心感怀,好久没有见到他了啊。

注释
“高卷”句:翠帘高卷,横列屏风数扇。翠帘:窗帘。
雪面:粉面,意为面目白皙。
凉月:疑为“良夜”之讹。尽:犹“竞”。
为是: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上片写卷帘所见,怨情油然而生;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泪滴”写女子触景伤精时的容态。结尾二句,点出原由。对月怀人,深为“四美”难全而伤心。全词意境优美、婉丽多姿,描写了暮春时节,梁燕双飞,落红满地,女子愁倚锦屏,感到“春色恼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词的共同特征。

魏承班

魏承班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详死于925年五代时许州人,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 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22篇诗文  2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何满子·寂寞芳菲暗度

毛熙震 毛熙震〔五代〕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寂寞青楼

李珣 李珣〔五代〕

寂寞青楼,风触绣帘珠碎撼。月朦胧,花暗淡,锁春愁。
寻思往事依稀梦,泪脸露桃红色重。鬓欹蝉,钗坠凤,思悠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绿衣使者

《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五代〕

  唐明皇时,长安杨崇义妻刘氏与邻人李氏私通,欲杀崇义。崇义喜鹦鹉,常自喂之。一日,崇义醉归,刘与李谋而杀之,埋枯井中,僮仆皆不之知,唯鹦鹉见之。刘氏故令僮仆觅夫,并告官。官日夜捕贼不得,诣杨家索。架上鹦鹉忽曰:“杀家主者,刘与李也。”官收二人拷问,具招实情。遂置二人于法,并奏明皇。明皇称鹦鹉义,遂喂于宫中,封为“绿衣使者”。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